返回首页 | 国标代码:13074 欢迎报读 | 加入收藏 | English Version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资源
全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强案例报告之七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打印  关闭 
阅读次数: 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首批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机械行业服务先进制造高水平骨干职业院校,安徽省首批示范高职院校,安徽省首批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

现有教学单位12个,招生专业39个,其中国家骨干专业3个、央财支持专业2个,“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点1个,全国机械行业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14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4个、骨干专业11个、高水平高职专业3个。

专任教师395人,其中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87.21%,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1名,安徽省先进工作者1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名,省级教学团队13个,省级教学名师6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1人。

校内实训室162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1个,建有教育部-中兴通讯ICT行业创新基地、教育部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9个、示范实验实训中心6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38个,其中安徽省首批校企合作示范基地1个。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管理工作,政行校企深度合作,在创新协同育人模式、教学管理方式等方面形成经验,具体如下:

一、 教学管理整体情况

(一)坚持教学中心地位,科学构建教学管理体系

落实三个地位。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定期研究教学工作,经费优先用于教学,成立教学工作委员会、内部质量保障委员会、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通过每年度召开1次全校教学工作会议,每两周召开1次教学工作例会,每年度召开1次校企合作理事会,落实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教学改革核心地位和教学建设优先地位。

建设三个体系。科学构建集决策机构、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为一体的教学管理组织体系。发挥“五位一体”教学过程监控、教学运行管理监控、教师教学质量年度考核功能,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从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学运行和教学质量管理、教学改革与研究、教学团队管理等入手制定教学管理制度97项,教学管理与服务标准25项,形成教学制度标准体系。

 

 
 

 

 

 

 

 

 

 

 

 

 

 

 

 

 

 

 

图1 教学管理组织体系

(二)加强教学实施保障,提升教学组织管理能力

1.专业设置与建设管理

制定《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与调整管理办法》,规范专业设置程序,建立专业预警和动态调整机制,发布《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工作实施方案》,实施专业优化和调整工作。2015-2018年,新增工业机器人等12个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类专业,停招应用英语等5个专业。以主动适应安徽省及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及创新发展为导向,坚持机电办学特色,面向安徽与芜湖重点发展的先进制造业,打造智能制造类等8个特色专业集群。

 

表1 各专业集群专业设置情况一览表

2.人才培养方案管理

制定《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建立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机制,明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基本原则,明确方案制定依据和原则,规范制定程序,实行每三年整体修订1次动态调整机制。校企合作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

3.课程建设管理

制定《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对课程实施分类建设,建立课程资源建设标准;制定《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标准制定的有关要求》,强调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岗位规范和国家教学标准;制定《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教材建设的规定》、《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材选用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教材的开发、选用和采购管理;制定《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网络教学平台资源建设和使用管理办法》,分级推进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4.实践教学管理

制定《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实训教学实施规定》对实验实训教学的计划、实验实训教学过程与质量、实验实训课成绩考核、实验实训教学人员以及实训学生等实施管理。不断完善《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制度,对顶岗实习管理工作从组织管理、职责纪律、考核与评价和经费保障与使用说明等方面明确各级管理部门、校内外指导教师和学生的职责和任务,不断强化顶岗实习过程的规范管理。

5.校企合作管理

成立校企合作处,强化校企合作组织机构建设,制定《校企合作教学管理办法(试行)》、《企业教师工作站建设与管理办法》等制度,加强校企合作工作规范管理。搭建校企合作理事会、智能制造产教融合联盟、全国数字化设计与增材制造技术职教集团、弋江机电科技园、产业学院等校企合作平台开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活动。

6.教学团队管理

制定《专业带头人选拔、培养和管理办法》、《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管理办法》,以专业负责人制和技术技能培养制组建双教学团队。率先建立“双师型”高、中、初级三级认定标准,制定《专业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管理办法》、《企业教师工作站建设与管理办法》、《教师教学能力竞赛管理办法》、《新进教师导师制实施办法》等制度,加强教师培养。

7.教学质量监控管理

形成了集领导听课、督导听课、同行听课、学生信息员反馈和教学质量分析反馈五位一体的教学过程监控机制。制定《教师教学质量考核管理办法》,建立教师教学质量考核机制,对教师教学情况、任务、教研等七大方面进行年度量化考核。制定《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与工作规划》等制度,实施教学工作诊改。实施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工作,形成常态化的教学运行监控机制。

 图2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8.教学信息化建设管理

成立信息中心全面负责学校教学信息化建设,制定《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对学校信息化建设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建有教务管理、网络教学、MOOC课程资源开发等教学信息化系统,广泛应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促进自主、泛在、个性化学习。

二、教学管理特色创新

(一)打造机电工匠培养特区,培育卓越技术技能人才

由教务处牵头成立雨耕学院,建立跨专业教学组织,打破专业和班级管理界限,面向所有专业招生,创新“122”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管理体系。

1.成立“雨耕学院”,打造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制定《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计划试点工作方案》,成立雨耕学院教学机构,由学校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担任院长,办公室设在教务处;成立由行业企业专家、校内资深教师等组成的专家指导委员会。坚持 “立德树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个性培养、多样成才”培养原则,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打造工匠型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图3 雨耕学院成立文件

2.改革教学管理模式,实施项目式管理

雨耕学院学生学籍及日常学习管理归口原专业所在系,学生参加雨耕学院的学习管理由雨耕学院办公室及原专业所在系共同实施。雨耕学院每年定期发布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及申报指南,采用项目式管理模式,组织校内教师联合企业技术骨干、技能大师共同组成导师团队,制定项目培养计划,经学院评审论证批准立项后实施。由雨耕学院根据每年立项情况组织开展招生遴选和人才培养等工作。

3.加强制度保障,推动雨耕学院可持续发展

学院围绕雨耕学院运行机制,创新了系列制度。制定《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计划试点工作方案》在政策、经费、人员、场地等方面给予雨耕学院分类培养以充分保障和支持。出台《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卓越计划”教师教学工作量认定办法》,明确技能竞赛类教学项目按照40课时认定工作量,并明确雨耕学院的教学课时最低标准按照中级职称计算,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制定《雨耕学院项目式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工作要求》、《雨耕学院技能竞赛类人才培养项目实施工作要求》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项目实施质量进行监控。制定《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分置换实施方案》,对参加雨耕学院学习的学生实行学分制管理,所得学分可与原专业教学计划相关内容进行置换。

4.建设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信息化管理平台

为加强雨耕学院教学过程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管理成效,学院于2017年搭建雨耕学院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该信息化管理平台分管理员、教师、学生三个角色,对分类培养中项目式人才培养计划实施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动态管理。在项目实施前,加强项目基本信息管理,不仅对参与项目的师生进行管理,还对项目教学标准和教学方案、授课计划等基本教学资料实施信息化管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平台主要起到记录、交流和监控作用,对师生双方围绕项目开展教学情况进行记录和统计,同时借助平台实现师生互动、作业布置和批改等功能;项目实施结束后,综合过程监控分析,利用平台对参与项目式培养的师生进行考评,对项目进行结项验收,并可实现学生结业证书线上打印等功能。

IMG_256

图4 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项目管理平台工作流程

QQ图片20180106112019

图5 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项目管理平台截图

(二)创新现代学徒制教学管理模式,促进校企协同育人

校企协同育人是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关键所在,尤其是现代学徒制等培养模式要求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满足校企双元教学、岗位实践等新需求,学院总结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成果,固化现代学徒制教学管理理论和实践成果,在管理模式、教学评价、双师教学团队上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特色成果。

1.创新管理模式,科学做好现代学徒制顶层设计

创新“1234”工作模式。学院按照“建好一个机构、签好两个协议、明确三方职责、完善四类管理制度”的工作模式,成立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工作结构,由校主要领导担任组长,试点企业相关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在校企联合实施学徒制上首先给予组织保障。7个试点专业分别与合作企业签订现代学徒制校企联合培养协议,学校、企业、学生共同签订学徒培养三方协议。明确三方职责即通过协议明确学校、企业、学生(徒)在学徒制试点中的职责与分工、权利与义务。

图片6

图6 学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组织机构

学校在学徒培养中的主要职责包括:联合企业开展招生招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开发教学资料、健全教学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学徒考核、选拔校内导师、完成校内教学活动、做好学徒班级管理及校内导师管理、发放“双导师”课时津贴等。企业在学徒培养中主要职责包括:配合学校开展招生招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开发教学资料、组织实施学徒考核、选拔企业师傅、提供学徒岗位、完成学徒岗位培养与培训、做好学徒在岗管理、为学徒购买保险、发放学徒工资等。

IMG_256

图7与合作企业签订现代学徒制校企联合培养协议

2.探索工学交替教学组织管理

围绕学生(徒)岗位成才、学训交互的特点,校企紧密合作,共同开发基于岗位培养的岗位课程、课程标准及岗位标准等人才培养标准和相关制度,构建符合工学交替特点的专业课程体系,并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根据试点专业不同形成了“四位一体、三阶段工学交替”的校外岗位教学组织方式和“三引三推”的校内岗位教学组织方式。

图8 天思朴模具学徒班课程体系

 “四位一体、三阶段工学交替”教学组织形式:在模具、汽车等试点专业中,“四位一体”即在现代学徒制三方协议保障下,实施“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角色融合的人才培养,培养过程采用“三阶段工学交替”模式,实现学习环境与职业环境对接,学习内容与岗位技能对接,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对接。第一阶段,学生(徒)主要在校内完成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基本技术技能训练,同时穿插企业专业认知实习;第二阶段,实施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践的交替进行,实现工学交替、学训交互;第三阶段,学生(徒)以准员工身份到企业,通过双向选择,确定岗位,完成岗位专项技能训练和顶岗实习,同时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合格后,即成为企业员工。

图9 校企双主体铁画锻制技艺“三引三推” 人才培养教学组织

“三引三推”铁画锻制技艺人才培养教学组织形式:引进铁画企业推动合作平台的创建,引进企业项目推动资源的共享,引进企业文化推动办学特色的打造,培育学徒的工匠精神,提升综合素质。通过校中厂、教学实训基地、大师工作室等平台,与安徽省博物院、安徽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所、高校知名专家等合作系统挖掘整理铁画资源,构建知名专家讲座、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的系统理论知识学习,名匠大师学徒制技能、技艺培养和企业真实项目为实践的培养方式和途径。

3.完善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根据校企“合作共赢、职责共担”的原则,共同制定并实施体现现代学徒制特点的招生招工、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师资管理四类管理制度11个,其中包括教学管理制度5个,招生(工)管理制度1个,试点企业遴选办法1个,双导师管理制度1个,学分认定与考核评价制度1个,质量监控制度1个,专项经费管理制度1个。此外,学校联合合作企业共同制定现代学徒制联合培养协议文本2个。

 

 

 

表2 体现现代学徒制特点的管理制度制定情况

三、教学管理工作成效

(一)教学管理机制有效

学校形成的教学管理机制确保了教学管理工作有序开展,近五年来无重大教学事故,学生、家长、企业满意度高。教学管理工作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连续三年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并授予安徽省优秀教学管理集体、安徽省卓越绩效单位等称号,培养2名安徽省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

(二)教学管理成果丰硕

近三年,学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3%以上,且稳步提升,学校连续三年获“安徽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或“先进标兵单位”等称号。学生参加院校技能大赛获国家级一等奖7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省级一等奖34个、二等奖45个、三等奖38个;参加创新创业类大赛获国家级一等奖13项、二等奖26项、三等奖60项,省级一等奖4项,省级二等奖14项,省级三等奖64项。涌现出像骆鹏等创新创业之星,徐本盛这样的“全国技术能手”。

TXXF~NWY~V%QUST0UZFYW71~W95JDRHXG9{G]G@79B}1W6

图10 国赛三年冠                图11 “十大操作技术能手”徐本盛

近五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立项建设国家级在线开放精品课程1门,参与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建设3个、主持课程建设3门,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3项,一等奖12项,二等奖19项。教师发表教学管理研究论文92篇、主持省级重大教学改革项目12项、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9项、省级一般教研项目32项。

(三)教学管理受到社会好评

近年来学校办学受到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等多方媒体关注和报道,教育部职成司司长王继平等多位领导莅临我校指导工作。

2F17VS4XZE888UU6@VF3PVI

图12 彰显行业特色铸造机电职教品牌——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特色办学记

图13 职成司司长王继平一行来校指导工作

Copyright © 2014 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  策划·维护 信息网络部
学院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戴河大街6号 邮编:066311 电话:0335-5926211
网站稿件版权归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