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国标代码:13074 欢迎报读 | 加入收藏 | English Version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资源
推行234教学模式 创新教学管理机制

武汉机电工程学校全国教学管理50强案例材料
     打印  关闭 
阅读次数: 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
 一、管理整体情况

(一)学校基本情况

武汉机电工程学校1954年建校,是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全国机械行指委机电类专指委主任委员单位。

(二)教学管理概况

1.抓规划,明确教学管理思路

制定并实施“互联网+教学管理”行动计划,纳入学校“十三五”规划,推进教学信息化管理:

(1)探索混合教学新模式。研究学习认知和学习行为规律,跟踪监测评估教学过程,深入开展以信息技术为支撑、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的教学改革,建设“混合”教学模式和“泛在”学习环境,为师生提供丰富的数字教育资源,构建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智能化教育云平台。

(2)构建内部管理新机制。建设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加强教育教学过程数据分析研究,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抓组织,建设教学管理体系

(1)健全“四级六层”管理组织体系。加强学校、教务、教学部与教研室“四级”管理,聚焦“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教学标准与教学组织、教学过程与教学环节、教学小结与数据分析、教学诊断与自我改进、教学反思与提升计划”六个层面,完善工作标准,明确责任主体,促进规范管理。

(2)建设“纵横衔接”管理制度体系。2018年,在学校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教务处牵头,组织各教学部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开展教学制度和标准修订工作,共修订个27项教学管理制度、64个管理标准、9个专业标准和56个课程标准,建成责任主体明确、管理职责清楚、规则流程完备、跟踪运转流畅、问题修正及时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

3.抓实施,创新教学管理模式

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以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依托教学质量管理平台,建立常态化教学质量检测、分析和预警机制,实施“互联网+教学管理”模式,形成“管理、教学、学习”三位一体、同步发展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4.抓保障,确保管理高效运行

(1)队伍保障

健全教师培养机制,激励肯钻研、能做事、精教学、懂教育的一线教师快速成长,提拔重用一批骨干教师走上教研室、专业部等管理岗位。

(2)资源保障

学校建有机电、汽车、信息、现代制造4栋实训大楼,共40间实训室,实训工位2102个。建有计算机云机房18间和拥有人脸识别、行为分析、视频录播推送、希沃教学系统的智慧教室55间。

建成学校中心机房和数字图书馆,建有万兆主干、千兆桌面的网络环境。建成依能智慧校园平台,建有质量管理平台、校本数据中心、泛雅综合学习平台和21个业务系统。

2017、2018年度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发数字化课程资源77门,其中校级精品课程资源10门。支持教师自主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学校教学平台数据显示,2018年教师在平台上传自制的专业、学科、游戏、仿真等教学资源32264个,其中,音频资源5个、微课及视频资源410个、教学PPT259个、教学辅助文件1211个、试题库试卷65套、作业12620题(图1)。数字化课程资源已覆盖机电、汽车、制造、计算机等全校所有专业和所有公共基础课程。

图1:资源建设动态管理 截屏

(3)经费保障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足额保证教学经费,近三年财政投入8000万元用于教师培训、信息化建设、教学设施设备采购、师生竞赛、资源建设等方面。

二、管理特色创新

(一)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建设有用有趣有效课堂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推行“234”教学模式:

图2:234模式结构图

“2”即推行两种方式,重视两类问题。

两种方式:混合教学模式和泛在学习。融合多个教学模块与不同的学习方式,在各种教学策略的推动下,创设课堂内外、线上线下教学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建构新知识,引起学生的高级思维和认知,形成对知识的理解和迁移,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实际问题,实现深度学习。

混合教学与泛在学习结构设计(图3)

                            混合教学结构.png

左:混合教学课程结构           右:混合教学与泛在学习任务结构

图3:混合教学与泛在学习结构模型

两类问题促进师生有效交互。两类问题:教师主导的问题和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要求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师生有效交互。教师应充分发挥两个角色的作用,即“演员”和“导演”,围绕“要教会学生什么、怎么吸引学生学”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要精心设计“为什么、大家怎么看、然后呢、你还能看到或想到什么、哪里有玄机、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等问题,对学生可能关心的其它问题要有一定的预判,课前做好预案,便于准确把控课堂。

“3”即落实三维目标,打造三有课堂。

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三有课堂,即有用、有趣、有效的课堂教学。

三维目标基本要求:知识与能力是教学的基础目标、核心目标,要求教师掌握课程标准,准确确定教给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应培养的能力;过程与方法方面,要求教师创设开启学生学习动力、激发学习兴趣、努力提升能力和素质的过程和方法,倡导灵活多变、讲究品质和追求个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求教师结合课程特点,积极创设适合学生持续健康成长的情感体验情景,建构团结合作、快乐和谐的教学环境(图4)。

信息化教学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1.JPG

图4:汽车专业新能源汽车课堂教学情景

三有课堂基本要求:要求教师为“学有所教、学有所乐、学有所获”而教,要让学生找到“为什么学、怎么学、能否学会”的答案,体验学习是有方向的,学习过程是快乐的、有趣的,学后的收获是明显的,能带来成功的喜悦(图5)。

6BC73CACF07364F49467285B092B31FA.jpg 我校汽车专业教师与企业共同开发的VR钣金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正式投入教学使用.png

图5:左 计算机网络课堂            汽车钣金VR仿真游戏课堂

 

“4”即做好四个环节,抓好过程规范

四个环节,即线上教学设计、课堂示教与互动、教学评价与考核、课堂小结与反思四个工作环节。

线上教学设计基本要求:要求教师从“为什么学”入手,设计好“教学目标、重难点、方法、步骤与时间分配”等各个环节,细化“上课的第一句话、教师课堂提问、教师情绪变化控制点、为学生创设的教学情景”等内容,于课前1天在教学平台上传。

课堂示教与互动基本要求:要求教师从“关爱学生”出发,积极营造民主、平等、快乐的课堂氛围,既要促进学生模仿学习,又要激发学生主动跟进练习、自主探索的兴趣,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真诚交流,实现合作学习。

教学评价与考核基本要求:要求教师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聚焦教学过程,精心开展线上、线下学习过程评价,借助教学平台上的测试、仿真、游戏等软件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做到评价客观、反馈及时、结果真实。

课堂小结与反思基本要求:要求教师从“自我诊断”开始,做到一次课一小结、一反思。课后教师应整理教学过程中即兴创新的方式和策略,总结经验,撰写教学日志。

(二)协同育人机制创新,建设校企深度融合模式

建设“引企入校、校企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引进北京精雕集团进驻学校,共建精密加工实训基地;引进“武汉光谷”高新企业武汉光驰科技公司,共建共管智能制造实训基地,推进校企融合。

在全国、省、市科研机构、高职院校和有关企业专家参与支持下,学校定期开展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建设与现代学徒制试点研讨活动。市财政按每生1万元投入,支持学校与江淮新能源汽车、武汉新金首饰等企业签署长期合作协议,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实施校企交替培养。

(三)教学组织管理创新,建设管理数据预警网络

创新日常教学管理。督导、教务、教学部坚持课堂教学巡查、推门听课和评课制度,及时在平台填报工作数据、发布协同办公流程。通过app,学生信息员对教师教学过程11个指标进行评价,其他学生随时在线反映教学问题。

应用行为监控系统。行为分析系统实时分析教师课前在线教学设计、课中在线考试及活动评价、课后相关记载数据,人脸识别系统自动抓取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状态数据(图6、图7),实时捕捉学生出勤、专注度和表情等数据,以短信、消息和看板等形式推送异常数据预警信息,完成在线行为管理。

QQ图片20181223175257.png

图6: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教学状态数据监测平台截屏

图7: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周课堂教学动态数据分析平台截屏

(四)教学评价模式创新,建设质量评价考核体系

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四维、四性、四化”评价,推行“四六”评价模式,建设教学质量评价考核体系,激励教学相长。“四六”评价模式的基本内容是:课程考试或考核成绩占总分的60%,由教师评分;日常行为等德育评价占总分的40%,由班主任评分;教学管理平台自动统计课程总分。

1.“四维”评价主体:

建立教师互评、企业评教、学生评教和第三方评价“四维”标准,开展多元评价。

2.“四性”评价方式:

个性:对学生在劳动、文艺、体育、技能竞赛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予以加分。共性:执行考试作业、实习实训考核等“共性”标准,促进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和基础技能。柔性:建立弹性机制,激励学生选择性学习,给予学生持续改进的时间和空间。理性:促进所有学生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培养方向选择合适的考核评价方式,倡导理性教学。

 

3.“四化”评价内容:

规范评价内容,推动教师考核日常化、德育评价分散化、基础成绩平时化和专业成绩模块化。

三、管理工作成效

(一)管理机制卓有成效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质量兴校、质量强校”战略,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推进现代学校建设,2016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中职教学诊改试点学校,2017年入选湖北省教学诊改样本学校、武汉市教学诊改牵头学校。建成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专业示范点1个、国家级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重点建设专业3个、湖北省特色专业2个、湖北省品牌专业2个。

(二)协同育人成效显著

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强化就业、创业教育,弘扬工匠精神,打造“精雕”质量文化。

在“政、校、行、企”多方参与下,学校与企业在培训、专业建设、顶岗实习和现代学徒制试点等方面密切合作,实施“校企交替、双导师”培养,指导学生定向就业。学校被市政府授予武汉市首批群众满意学校称号,被评为市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示范单位。

开展学生技能大赛、“工匠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建有“本禹志愿服务队”示范团队和“温馨兄弟助老志愿服务队”等市级志愿服务品牌。学校向社会输送了以“全国中职学校优秀毕业生”王贤伟、“全国最美中职生”陈恒光等同学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毕业生。近三年学生初次就业率超过了96%,对口就业率逐年提升。

 

(三)教育教学成果丰硕

1.师生竞赛:三年来,教师获得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3人,二等奖1人,在省市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获一等奖25人次。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单片机、机器人技术应用、汽车钣金等赛项中,获一等奖由2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4人。

2.资源开发:参与全国职业院校英语技能大赛和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英语口语试题库建设,主持机电技术应用、轨道交通、公共基础等市级资源库建设。

3.国家专利:教师与企业专家合作研发生产了机械产品17套,其中“可拆装元件式柔性制造系统教学平台”和“太阳能热水器稳压装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四)理论研究成果丰硕

1.三年来,承担国家、省、市规划课题研究共14项,其中国家级课题2个、省市级重点课题4个、一般课题3个、个人课题5个,已经结题11项。

2.一项教学成果获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3.《互联网+背景下中职234课堂教学模式探析》、《中职英语混合教学模式初探》等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

4.《强化教学诊改双金字塔 践行日常工作8字螺旋》、《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提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机电专业:对接现代产业 打造专业特色》和《制订高质量人才培养方案 打造高质量中职学生》等4个案例获省级优秀案例评比一等奖。

Copyright © 2014 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  策划·维护 信息网络部
学院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戴河大街6号 邮编:066311 电话:0335-5926211
网站稿件版权归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