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国标代码:13074 欢迎报读 | 加入收藏 | English Version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信息
全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强案例报告之四十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打印  关闭 
阅读次数: 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
 服务学生多元成长成才,构建教育教学管理新生态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国有公办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全国首批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8年列为江苏省卓越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教育教学管理始终坚持生为本,研究先行,聚焦质量,聚力创新优良传统,创新理念构建教学管理新生态被评为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管理50强教学管理50强。

、教学管理整体情况

顶层设计,系统构建教学管理、制度、队伍三大体系,确保教学管理规划、组织、实施的科学、优质、高效。

(一)教学管理体系

 

 
 
学校成立教学工作委员会,专门研究、制定学校教学工作的总体规划。教务处组织开展教学运行管理工作,负责指导、协调、考核各二级部门教学运行管理工作。设立质量监督与控制部负责对全校教学运行情况进行事前、事中、事后控,经过多年实践,形成了体制完善、机构健全、运行有效的教学管理体系(图1

 

1 教学管理体系

培育教育教学质量文化,学校坚持每年一主题持续提升教学质量,引导广大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强化教育教学质量管理,2016年确定“课堂教学质量年”,2017年为“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年”,2018年为“工作标准提升年”2019年专业建设年”。

(二)教学管理制度体系

学校以“制度管权,流程管事,过程可溯,绩效可测”为目标推进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构建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层面、规划标准、运行管理、约束激励研究实践四模块的“五层面四模块”教学管理制度体系(2)。突破教育教学各主体孤立运行的状态,强化各层级管理系统间的依存关系,融入知识创新理论、

 
 
大数据思维,形成教学质量常态纠偏与阶段改进相结合的“8字形质量运行螺旋。

 

2 “五层面四模块”教学管理制度体系

(三)教学管理队伍体系

加强教学学术管理队伍建设,遵循“以调整优化教学管理队伍结构为主线,以全面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为中心,以管理骨干培养为重点”的建设思路,一批年富力强、高职称、高学历、精技术、懂教学、善管理的人员充实到教学管理队伍形成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并行、行业技术与教育管理结合的教学管理队伍体系3)

3 教学管理队伍体系

教学管理特色创新

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践行“学生的家园,企业的伙伴”办学理念,研究先行,创新实践,形成教学管理“新生态、新形态、新体系”,协同育人“新模式、新机制、新路径”。

(一)创新理念,构建教学管理新生态 

1. 优化设计,系统构建教学中心生态圈

学校坚持“以生为本,研究先行,聚焦质量,聚力创新”的优良传统,坚持教学中心地位不动摇。经过多年实践,形成以提供优质教育服务为管理目标,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宗旨,倡导基于教学学术的管理思维,以流程再造倒逼管理体系优化,夯实各项基础为重点管理内容,系统构建教学管理生态圈(图4)。

4 基于教学中心地位的管理架构

2.以生为本,服务学生多元成长成才

以基于学生个性化、多通道教育的“学分银行”制度改革为突破,出台学分银行管理办法、学生单项奖学金评审实施细则等系列文件,服务全体学生多元成长成才。学分银行的建,促进了“产教深度融合、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深度融合、课程标准对接国际职业资格证书”的“两融合一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图5),完善了全面培养的素质教育体系构建。通过学习成果认定与学分互换体系,激励学生多元成长成才。鼓励学生多渠道获取论文、专利、各类技能(学科)大赛、创新创业项目及参与教师教科研课题等多种学习成果。根据完成成果的贡献度、取得成果的级别,认定成果并核算学分后录入学分银行管理系统,由学生根据学业情况及已获得学分进行自主换取学分。

5 基于学分银行的多元成长成才培养机制

成立开源创新学院,实施柔性组班、导师引领的体制创新,目标导航、项目驱动的模式创新,追求精湛、鼓励拔尖的机制创新,以“汇集优秀生源、整合优质资源、创新培养模式、打造杰出人才”为理念,促进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培养思想品德好、技术应用能力强、技艺精湛、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多措并举,塑造教育教学新形态

1.倡导反思性教学,实施精细化管理

从质量文化理念出发树立“课堂是教学第一阵地”的质量意识。明确管理目标,落实责任主体。坚持“向课堂要质量,向课堂要效益”的质量观。以制度规范教师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辅导、课程考核等行为。以“零教学事故”为质量目标,将教学过程管理及教学资源部署在教学信息管理平台依据教学计划,序化教学任务,制定课程大纲及授课计划,教师严格执行授课计划,授课后填写教学日志进行课堂教学反思,学期结束后填写教学小结进行课程总结反思6),真正实现小循环大改进。

教学过程管理模式

2.线上线下,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将传统课堂教学转化为线下与线上相结合、服务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推进“五全”信息化建设(全体教师、全体学生、全部课程、全环境、全过程),实现全体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全体学生利用信息化资源进行学习、数字资源运用覆盖全部课程。将课堂教学过程的“黑箱”逐渐透明化;通过课堂质量信息的动态采集分析,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常态纠偏”,同时有效促进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同时,学校还建设了包括共享课、MOOC、微课等平台的校园数字化学习中心,满足不同群体信息化学习需求,支持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模式。目前全校已有1300多门课程在数字化学习中心上线(图7)。数字化学习中心注册总人数22352人,日均访问量139861人次,平台用户自动开通个人学习空间,支持各类在线学习活动。

 

7 学生个性化学习中心

3.流程再造,创新教学管理手段

加大教学管理信息化改革投入力度建成了覆盖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大纲制定、授课计划、课堂教学(包含实践教学及校外实习、毕业设计)、教学日志填写、考勤、质量监控等完整教学活动的综合教学管理系统(图8),实现高效、便捷全流程的网络化教学管理,方便师生进行授课、学习

 

 
 
 
 
综合教学管理系统

 

教师实时进系统填写教学日志(图9),课后本次课课时及课程内容提出调整建议,转换为课程教学大纲修订依据。授课时间、授课地点、考勤数据等教学运行状态数据通过中间数据库,同步发布给学校数据共享平台,为教学诊断提供数据支撑实现教学过程黑箱白化。

 

 
 

 

9 教学日志模块

(三)平台支撑,建设质量内控新体系

1.积累优势,打造内部质保体系V3.0

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V1.0、V2.0多年运行的优势基础上,以学校、师资、专业、课程、学生五个层面为质量主体,按照“决策指挥、资源建设、服务支持、质量生成、监督控制”工作主线,建成全要素网络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V3.0(图10)。体系运行依托校园信息化系统与“校情综合分析与决策综合分析平台”,实现数据源头采集,使质量轨迹可循、过程预警推送、阶段自主分析,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理念。

10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V3.0框架

2.透明管理,实时监控重点项目建设

以学校十三五规划专业、课程建设任务为重点,开发应用系统,全面监控各项任务实施进程。明确项目责任人、年度建设目标和验收要点,通过管理平台进行过程监控(图11)。充分发挥系统的统计、汇总、预警功能,实现各级项目完成率自动汇总,并匹配各项目经费使用绩效,实时预警并促进改进,通过进程监控与经费监控双管齐下,确保各项建设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11 重点项目进程监控系统

 

 
 
完善由教学资源库平台、学习平台构成的,使用便捷、安全稳定、交互性强、数据互通的数字化学习中心,记录教学和学习活动过程数据12),实现基于数据的多维、动态、全面、智能的教学评价体系,并能及时反馈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提出个性化学习建议,推进个性化教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12 教学资源应用情况监控

3.数据支撑进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

“智能推送、数据自动采集、可视化呈现”为要点,建设教学诊改信息平台(图13),集成教务、学生、质控、科研、教研等多个应用系统进行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质量问题通过课堂质量信息的动态采集分析,生成动态预警,并实施推进,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常态纠偏”14),同时有效促进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实现预警、推送、反馈,落实质量改进措施,常态纠偏、阶段改进,形成“8字形质量运行螺旋

13诊改平台大数据分析

14 课程教学常态数据呈现

(四)互动双赢,创建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

遵循“服务国家战略,产教深度融合,平台彰显特色,科研反哺教学,积累凝练文化”理念,构建由“平台、项目、技术、资源”四要素组成,螺旋提升的高职机电类专业技术技能积累模式(图15)。聚焦机电类专业,瞄准行业普遍关注与领先的关键技术,建设支撑教学与应用技术研究的双功能平台。依托平台,组织、引导和鼓励师生研发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应用技术项目。通过项目研究,师生积累与企业同步或领先的核心技术。将项目和技术转化为教学内容、教学装备等教学资源,提升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而教学资源不断丰富又能充实和提升平台,推动新一轮平台建设和技术技能积累。有效解决了教师技术技能水平和专业教学内容与行业企业技术发展不同步、教学装备与行业企业实际应用水平不同步等国内高职教育面临的关键性问题,实现政行企校协同育人

15 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

(五)扎根地方,形成专业动态调整新机

学校完善专业建设标准,制定专业规划目标。每年对专业进行评估,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淘汰就业率低的“饱和”专业,发展有潜力的交叉专业和新兴专业,完善专业集群的产业发展调研机制、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主动融入《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战略布局,服务江苏制造强省和无锡制造强市,精准对接智能制造关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以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国家级示范专业、高水平骨干专业为龙头,以机械技术、控制技术、物联网技术、制造业服务、汽车与交通5个专业群为主体的智能制造专业集群(16)

1智能制造专业集群结构

(六)双标同步,探索专业建设新路径

以新技术融合为引领,借力国际知名企业、国内龙头企业的合作,完成技术积累,实现新技术“跟跑”;以技术积累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实现技术“并跑”;以主持制订国家技术标准为突破实现技术“领跑”。形成“双标同步”技术引领型专业建设新路径(图17)。

 

 
 
17 “双标同步”专业建设新路径

 

、教学管理工作成效

(一)人才培养工作成效显著

学生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近两年,学校学生申获专利182项,每年获得各级各类创新竞赛奖项500多项,2014年以来累计获得技能大赛国赛一等奖14个。取得“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特等奖1项(图18)、“挑战杯”江苏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江苏省选拔赛一等奖等10项新突破。近五年获得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一等奖、团队奖共40个。培养了一汽高级专家、省级技能大师黄成等一大批企业精英人才。

 

 
 
18 学生获得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特等奖

 

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根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最新统计,我校毕业生就业充分性、适配性、就业薪酬等指标均居江苏高职院校前列(图19根据麦可思“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2018 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报告”,近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均在98%以上,毕业生月收入水平、就业现状满意度、职业期待吻合度逐届上升,用人单位满意度均在95%以上。创新班毕业生被施耐德、西门子等国际知名企业高薪抢聘,起薪超 8000元/月

19 毕业生就业质量在江苏省内领先

(二)教学及管理工作成果显著

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二等奖10余项。教师先后获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教学管理人员完成各类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研究类课题25项。学校2次在美国召开的“社区学院国际论坛”上向300多所全球职业院校代表分享教学管理经验,3次在教育部和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做主旨报告;《中国教育报》等19家省级以上媒体进行了251篇次报道。在校学生、毕业生对教师教学满意度和教学管理服务满意度均在92%以上,且逐年上升。教务处、机械技术学院分别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控制技术学院获评“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学校被评为首届“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

Copyright © 2014 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  策划·维护 信息网络部
学院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戴河大街6号 邮编:066311 电话:0335-5926211
网站稿件版权归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